欢迎您来到大贸世达!  登录  注册
首页>行业动态>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

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

发布时间:2024-08-08

  在进出口业务中,计价货币(Money of  Account)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用来计算价格的货币。支付货币(Money of  Payment)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用来清偿货款的货币。

  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往往是同一种货币,但有时也可以是不同的货币。如果合同中的价格是一种双方约定的货币(如美元)表示的,没有规定用其他货币支付,那么该约定的货币既是计价货币又是支付货币。如果除一种货币计价外,还规定了用其他货币(如马克)支付,那么,马克就是支付货币。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汇率把马克折成等值的美元,是一个关系到买卖双方利害得失的一个重要问题。

  按国际上的做法,通常是按两种货币付款时的汇率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因货币汇率的变化而产生损失。对卖方来说,如果计价货币是硬币,支付货币是软币,不会受损失。但如果计价货币是软币,支付货币是硬币,卖方所收到的硬币就会减少。对买方来说,情况正好与之相反。

  如果订约时,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的汇率已经固定,那么,在计价货币是硬币,支付货币是软币的条件下,对买方有利,对卖方不利。反之,如果计价货币是软币,支付货币是硬币,则对卖方有利,对买方不利。

  根据我国外贸的实践,选择计价货币应注意按照以下原则:

  1.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

  2.出口贸易中,力争选择硬币,进口贸易中力争选择软币。

  在实际业务中,实施这两条原则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交易双方都想选择对自已有利的货币,从而将汇率风险转嫁给对方。如在选择货币计价问题上与对方相持不下时,也可采用软、硬货币对半使用的方式,使贸易双方均摊货币汇率风险,这也符合乎等互利的原则。

声明:
1、任何非注明“来源:大贸世达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甄别,判断真伪。
2、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大贸世达网使用部分文章、图片等资料若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删除,Email:damosta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