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大贸世达!  登录  注册
首页>行业动态>证照分离 自贸区营商环境再优化

证照分离 自贸区营商环境再优化

发布时间:2024-08-08

《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于近日公布。通知要求,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通过改革,进一步明晰政府和企业责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广西等地自贸区纷纷发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

QQ截图20191210145305.png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了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此次在各区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进一步为企业经营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企业准营门槛降低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以后在某些领域开办企业可能只需要履行‘告知+签名’或者‘备案+签名’这些简单的步骤就可以了,而且很多步骤也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刘波在天津自贸区内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多年来主要开展建材、机械产品进出口业务。他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出现很多新趋势,他准备增设一家文化产业类公司以适应当前发展所需。

 

  “‘证照分离’改革适应了当前企业所需,再叠加自贸区很多既有优势,这一措施的积极成效将很快显现。”刘波说。

 

  “证”和“照”一直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道门槛。“照”是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则是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按照规定,企业只有过了这两道槛,才能真正运营。

 

  “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开办企业’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当中排名第27位。但是,‘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在拿到营业执照进入市场的‘大门’后,还进不了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小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数量较多、办理时间较长、流程不够透明。”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唐军表示,此次“证照分离”改革将进一步明晰政府和企业责任,完善简约透明的行业准入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据悉,此次改革试点的主要政策安排有三方面:一是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一般性经营活动。清单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这四种方式被称为“进四扇门”。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3项,审批改为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60项,优化审批服务442项。三是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措施。规范企业经营范围与申办经营许可的衔接,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依法推进改革。

 

  唐军表示,改革试点就是要完善简约透明的行业准入规则,进一步降低企业准营门槛,使企业方便开办、更好发展,从而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监管体系跟进


  提升自贸区经济运行质量

 

  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要放足放到位,这就意味着是今后企业的经营将更加灵活。经济学者宋清辉表示,在自贸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不但能把商事主体的经营自主权还给商事主体本身,还有助于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商事主体设立更加便利。若成效显著,今后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但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自贸区经济运行质量,还将助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门槛降低了,也并非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业务中就没了准绳。政府该管的事,还要进一步管好、管到位。毕竟,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宽进严管,是“证照分离”改革基本原则之一。

 

  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宽进”更要“严管”,其实对相关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熊茂平表示,“证照分离”改革对加强信用监管、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要将企业登记注册、经营许可、备案、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及时归集至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实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告知承诺制是厘清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重要举措,基础是政府与企业互信,发证时政府全面告知、企业自愿承诺,发证后企业守诺履约、政府正常监管,双方责任明晰。《通知》规定,要依法查处虚假承诺、违规经营等行为,并记入信用记录。三是强化失信联合惩戒。《通知》在对具体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中,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通过这些举措,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声明:
1、任何非注明“来源:大贸世达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甄别,判断真伪。
2、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大贸世达网使用部分文章、图片等资料若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删除,Email:damostar@163.com。